话说,‘末日论’,一般都出现在一些神神叨叨的宗教信徒上,
或者是容易被洗脑、没有太多分辨能力的人身上….
但有一类画风不同的人和‘末日论’也紧密相关:
硅谷的科技富豪们。
从几年前起,有部分硅谷人开始担心‘世界’或‘社会’的崩溃,
他们担心的理由各种各样,但结论总是一样的:未来不会太美好。
最近,BBC采访了前Facebook产品经理和高盛战略师Antonio García Martinez。
他辞掉了所有工作,来到西雅图北部的一个小岛上隐居生活….
他在小岛上买了五英亩林地,还把太阳能发电板、发电机,和大量的枪支弹药运到小岛上。
Martinez在这里建了一个简易厕所(只有一个桶)…
餐桌加工作室…
自己和朋友们搭了一个类似蒙古包的帐篷….
闲暇时对着靶子练枪法…
一个大公司的产品经理,不远万里地来到一个荒芜小岛居住,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外界)可能发生暴乱。’ Martinez在采访中说道。
这个理由听上去相当荒唐,但Martinez对此非常坚信。
‘我能猜到未来5年到10年世界的样子。你可能不相信,但人类未来真的会开翻车。’
‘到未来30年,一半的人类都会失去工作。
那时的世界会变得很丑恶,可能会有一场革命。’
‘你还没有意识到,我们现在正处于一场科技和政治之间的战争,而科技总是赢,它们发展地太快了。’
‘高速发展的科技摧毁人们的工作,在我们反映过来之前,它也能扰乱经济。’
‘然后,你知道,在这个国家总共有3亿支枪,足够每个男人、女人和小孩一人一把。并且大部分枪都在经济状况很差的人手上,之后….就有可能发生暴乱….’
Martinez认为未来子弹会成为美国新的流通货币,
他为了提前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暴民,打算组建一支地方民兵…..
科技对工作的影响,是人人知道的,
但到‘暴乱’这种程度,也太夸张,太匪夷所思….
可据Martinez说,硅谷的科技圈里有很多人都这么干:
‘人们都有自己的方法,在别的地方买地,囤枪和物品,做剩下的所有事。
可能没我那么夸张,但大家做的事都差不都。我不是唯一一个为未来做准备的人,一点都不特别。’
实际上,在今年1月底,
《纽约客》的记者Evan Osnos就听说了硅谷这股‘为末日做准备’的风气,
于是采访了一圈科技界大佬,
发现人们准备‘末日’的理由各不相同,但都有所行动…..
Steve Huffman是社交网站Reddit的CEO 兼联合创始人,
他在2015年做了一次激光矫正手术,让眼睛恢复正常视力。
他告诉纽约客记者,这么做不是为了方便什么的,
而是为了在天灾或人为灾难发生后,能够增加自己存活下来的可能性。
‘如果那时我还必须戴眼镜,就太麻烦了。’他说。
Huffman还说道,他有好几辆摩托车,足够的枪、子弹,还有食物。‘如果出事了,这些能让我躲一阵子。’
这话听上去像是妄想症患者说的,但Huffman表示,自己是在观察社交媒体观察了好几年之后,开始有的担忧….
‘虽然可能有些错误,但总体来说,我认为我们(Reddit)能有效地反应公众情绪。’
‘如果整个社会信念将要崩塌,在社交媒体上就能看到根基上出现的裂缝。’
Huffman担心,根据这几年局势的变化,加上川普上台,美国的政局会变得越发不稳定。他关心的倒不是会以何种形式出现灾难,而是灾难出现后一瞬间的‘政府和社会的暂时崩溃’,最终可能伤害自己….
他的同事,从2012年到2014年担任Reddit的CEO的Yishan Wong,也有同样的担忧。
他也做了激光眼睛矫正手术,为了和Huffman同样的理由。
在和纽约客记者采访中,Wong说,科技圈的‘末日准备者’不是认为‘末日’真的会发生,而是出于一个理智的风险分析:
‘大多数人觉得我们担心的这些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但我们搞技术的人知道,要从数学角度分析。’
‘对我们科技圈的‘末日准备者’来说,末日是未来某一天可能发生的事,并且一旦发生会有极其严重的后果。所以,为了降低未来的这种风险,在目前拥有的资产中取出一小部分来为末日做准备,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除了治疗近视,
在这股硅谷的‘末日氛围’中,更多科技圈的人选择在海外买房..
Tim Chang是风投公司Mayfield Fund的董事总经理,
他告诉记者,他现在就在囤积其他国家的房产,‘不光是为了有更多的被动收入,也是为了未来有可以避难的地方。’
Tim Chang考虑到的不仅是单纯的政治原因,而是任何可能的灾难,不管是‘爆发内战’,还是‘加州大地震’,在海外多买点房子做准备总是好的。
在硅谷,他和周围同事们聚餐时的谈话还经常会变得奇奇怪怪,
他们谈论大量购入比特币和各种特殊货币,谈论如何拥有第二本护照,在哪些国家买房产比较好。
Tim Chang没有告诉记者他最担心的‘末日风险’到底是什么,但他说,他和妻子已经准备好4岁女儿的行李,一旦出事提包就能走….
领英的联合创始人Reid Hoffman也提到买海外房,
尤其是新西兰的房产….
Hoffman在这几年发现,越来越多的硅谷人将新西兰的房子选作为一种‘末日保险’,是最后的避难所。
‘在和人们谈话的时候,说一句‘我去新西兰买房’,相当于说一句暗号。
大家把暗号对上后,就能顺着‘末日论’的话题往下聊,比如‘我认识一个卖废弃导弹发射井的人,那里有防核武攻击的加固,住里面应该很安全。’’
Hoffman对海外房也有所考虑。
他担心的是未来人工智能(AI)会进一步缩减人们的工作机会,最终导致社会动荡。
他不知道政府会作何反应,人民会如何反对,周围很多人都不知道….
相对来说,新西兰因为地处偏远,相对安全,当地人对各种政治态度也更平和,不容易出大乱子….
‘我估计有一半以上的硅谷富豪购买了全球各地的海外房产。’Hoffman说,‘虽然感觉就是买了一个度假别墅,但很多人其实是在为未来做准备。’
还有的硅谷人有被‘末日氛围’影响,但暂时还没做那么多…
比如雅虎的前高管Marvin Liao,
他目前也是硅谷最著名的创业加速器 500 Startups的合伙人…
Liao告诉记者,他听说过硅谷‘末日论’的种种说法,心也各种慌:
‘只囤积食物和水肯定是不够的…我目前没有枪,但有很多其他武器,我现在在上射箭课。’
他认为用这种方式可以保护自己的妻子和女儿。
还有的人是有心无力,比如Justin Kan。
Justin Kan(中文名简彦豪)是耶鲁高材生,也是著名游戏直播网站Twitch 的联合创始人,他把这家网站用9亿7000万美元最后卖给亚马逊。
Justin Kan最初接触硅谷的‘末日论’是通过周围的朋友。
‘我周围很多朋友和我说‘整个社会马上要完蛋了,必须快点囤积食物!’’
‘我刚开始囤积了一点儿,但也就囤积了几袋米和5个罐头西红柿。如果真出事肯定就死定了。’
Justin Kan其实不是很着急,他并不觉得这么做有什么用处。
但他周围的朋友们通过准备大量的钱和资源来应对,‘就和买末日保险一样。’他说。
在各类末日保险中,被人们认为最靠谱的是购买导弹发射井里的房子。
导弹发射井的安全系数极高,
在几年前就有人做生意,将废弃的发射井买下,里面装上能够循环使用、自给自足的系统,将它改造成供有钱人末日时住的地堡。
Sruvival Condo Project就是其中有名的一个项目。
它总共有15层,里面有公寓、射击房、攀岩房、小电影院、健身房….除了面积小点,和普通公寓楼没太大差别。
它的外面有荷枪实弹的警卫,还有防弹车接送客人们….
据这个项目的老板Larry Hall说,整套发射井的房子已经全部卖完了(一套大约300万美元),
因为太受欢迎,有两家科技公司要求他为他们的高层员工造出更多的用于避难的房子,于是Larry Hall又买下另外四座导弹发射井….
住地堡来躲避‘末日’,听上去有点黑色幽默,
但据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博士、新经济思维研究院的主管Robert A. Johnson说,
这股‘末日潮’的出现,
是从2015年年初开始的….
Johnson博士注意到,因为穷人和富人的收入差别过大,‘25个基金经理赚的钱比全国所有幼儿园老师的工资加起来都多’,‘一半美国成人的收入和80年代的收入没有不同’,这导致社会矛盾加剧。
而富人们对这种矛盾很恐惧,准确地说,他们是害怕穷人。
‘于是在工作上,越来越多的人告诉我,‘你必须要有一架私人飞机,然后把驾驶员的家人们也带上,他们也要一起走。’’
‘很多人告诉我,他们在新西兰之类的地方买了机场跑道,就是为了留后路。’
‘现在情况很古怪,那些拥有最多资源,善于预测未来的人们,已经成了打算带着降落伞跳飞机的人….’
除了现在的收入差距导致的矛盾激烈,还有未来极有可能发生的机器人、AI等抢人类工作的状况,穷人们会更加愤怒,也更穷,之后的举动可能更暴力….
硅谷人对‘末日’的恐惧,看上去似乎毫无必要,但也许是因为他们接触的信息更多,对科技的力量也更清楚……
以上这两个是硅谷人做‘末日准备’的主要理由,
除此外,还有的人是受潮流影响,买套房也不花多少钱,做下最坏的准备总是好的。
还有的人可能是纯粹觉得这么做很酷,很有趣….
不管未来到底如何,
有钱的科技界大佬们,总归过得不会太差…..
应该吧….
ref:
http://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17/01/30/doomsday-prep-for-the-super-rich
http://www.bbc.com/news/av/world-us-canada-40814714/why-one-man-left-silicon-valley-and-set-up-a-survival-camp
http://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4761458/Ex-Facebook-exec-says-society-collapse-30-year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