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瑞典人比约恩·安德森(Bjorn Andresen)来说不是,它是噩梦。50年前,他被称为“全世界最美的少年”,是万千男女的梦中情人。
50年后,他住在肮脏简陋的公寓里,被房东威胁要赶出去。
最近,一部关于安德森的纪录片《全世界最美的少年》在美国上映,记录一次过早的成名,如何毁了年轻人的一生。
安德森是靠着1971年的电影《魂断威尼斯》走红的。知名意大利导演卢奇诺·维斯孔蒂(Luchino Visconti)选择他,看中的正是他身上的脆弱感。
他从小没有父亲,妈妈在他11岁时离家出走,半年后传来死讯。
家庭生活支离破碎,让情况更糟的是,外婆对他抱有明星梦,在他很小的时候带着他辗转各地,到处试镜。
1970年,安德森得到自己的第一个表演机会,是在瑞典爱情片《纯爱日记》中当一个跑龙套的小混混。
那年,外婆听说意大利名导维斯孔蒂在给《魂断威尼斯》选角,马上把他带到威尼斯。
(卢奇诺·维斯孔蒂)
对安德森来说,悲剧从参与试镜就悄然开始了。
《魂断威尼斯》改编自德国小说家托马斯·曼(Thomas Mann)写于1912年的中篇小说。
小说的内容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有点“怪”:
一名倦怠不堪的中年作曲家来到威尼斯修养身心,但周围的一切都让他感到烦闷。
直到他在旅馆里遇到一名美少年,为他希腊雕塑般的美貌深深陶醉。
因为少年的存在,作曲家重新焕发生机,但他不幸感染霍乱,在阻止少年离去时死亡。
整个故事重心放在对少年“绝美”容貌的描绘上,还有大量恋童倾向的表达(很大程度上,托马斯·曼是在描述自己的真实情感)。
导演维斯孔蒂就是一名公开的同性恋,他很喜欢这个故事,于是招募了一支基本全由男同性恋组成的电影制作组,在威尼斯开工。
为了找到符合小说中少年形象的演员,他看了很多男孩,最后一眼相中安德森。
(片场的维斯孔蒂和安德森)
“长得很漂亮。他有多大?” 当时的试镜视频里,维斯孔蒂问工作人员。
“他挺小的,15岁。”
“15岁?有点大了,但很漂亮。”
所有人的目光和镜头都对准安德森,他局促不安,尴尬地笑着。
“可以把衣服脱掉吗?” 维斯孔蒂问。
“什么?” 安德森有些吃惊。
工作人员重复了一遍,他更加紧张,犹豫了一下,把衣服脱光了。
他很确定,这就是自己被性剥削的开始。
因为演技青涩,这部片子安德森演得一般,很多镜头可以看出他木木的。
只有在表现少年阳光开朗的时候,他能露出这个年纪的男孩自然的样子。
制作组也知道安德森演技一般,在宣传电影的时候,他们把卖点全部放在安德森的容貌上。
维斯孔蒂在各个场合说安德森是“全世界最美的少年”,选角导演说他是“拥有超凡魅力的男孩,脆弱又美妙“。
有的影评人说得更加夸张,说安德森的一些镜头可以取出来,“直接挂到卢浮宫或梵蒂冈的墙上”。
这个营销策略很聪明,很快,“全世界最美的少年”这个名头就打响了,很多人进电影院就为了看看安德森到底长什么样。
《魂断威尼斯》的名气如此之响,连伊丽莎白女王和安妮公主都参加了电影首映。
之后,它还入选第25界戛纳电影节。
(安德森和剧组在电影节上)
安德森对成名有些飘飘然,但他对自己的容貌很理性,他知道自己绝对没有好看到那个地步。
即使在16岁,他都明白自己是被电影组被利用了。
很难说清楚维斯孔蒂对安德森是什么态度。
在戛纳电影节上,他再次称赞安德森的美,令他很难为情。
过了几天,维斯孔蒂在新闻发布会上又抱怨安德森长大一岁,“年纪大了,没以前好看了”。
桂冠是成年人给的,他们随时都可以把它摘下。
在首映的宴会上,还有一件令他终身难忘的事。
安德森的经纪人在宴席上抛下他走开,让他被所有人灌醉,接着维斯孔蒂和剧组带着他去一家同性恋夜总会。
安德森不记得有没有被人摸过,但他记得周围成年男性看他的眼神。
“他们死死看着我,就好像在看一块美味的肉。”
“我无法反抗,因为这将是社交性自杀。这是很多此类遭遇中的第一次。”
安德森发现自己周围充满有钱的成年男人,他在各个城市来回露面,每到一处都有男人给他送礼、送钱。
在巴黎,有人把一栋豪华公寓送给他免费住,每周给他500法郎的零花钱;
在威尼斯,有人在五星酒店里安置他,给他送礼,带他吃饭。
那几年,安德森身边没有一个靠谱的成年人。
他年少时以为那些男人是把他当朋友,成年后回忆才明白,所有人都把他当一个漂亮的宠物,一个彰显身份的玩具。
这种混乱到了日本也是。
《魂断威尼斯》在日本大火,安德森也成为第一个在日本出名的西方偶像。
他拍了很多广告,甚至唱了两首日语情歌。
他觉得自己喜欢日本。
但也是在这里,他被名义上照看自己的人偷偷喂毒品。
安德森没有说自己之后染上毒瘾是否和那次经历有关。
有意思的是,安德森“柔弱俊美少年”的形象,还影响了日本的动漫业,很多漫画家以他为灵感作画。
其中最有名的是竹宫惠子,她由此创作的《风与木之诗》是日本耽美漫画的鼻祖。
在日本录歌时,安德森发现自己对音乐感兴趣,而不是演戏。
回到瑞典后,他决定追逐音乐梦想,组建一支乐队。
但他在外耽搁太久,考音乐学院没考上,只好跟着老师上小课。
之后,外婆和经纪人催促他参演一部叫《信使如此可爱》的电影,整个节奏又被打乱了。
受不了周围人给他的压力,他和女友搬到哥本哈根,想脱离明星光环生活。
可这里也有很多人认识他,关注他的容貌。
“最糟糕的是,没人关心你的野心,你的梦想,和真实的你。” 安德森在2003年《卫报》的采访中说。
有一次,他被朋友邀请去参加聚会,期间他弹奏了李斯特的一首钢琴协奏曲。
一曲完毕,人们纷纷为他鼓掌,这让他感觉很高兴。
但一个穿着西装的年轻女子站出来,吃惊地说:“哇!原来你还是有点技能的!”
那一刻,他感到愤怒,又感到羞耻。
“容貌给我的不是幸运,而是诅咒。我感到自己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珍奇野兽,人们只知道对我的外表指指点点。”
安德森决定把自己按到土里,更接地气地生活。
他拒绝电影邀约,选择到斯德哥尔摩的小剧院里工作,从刷盘子到灯光照明到导演,所有活全做。
他说,那是他人生中最满意的一个阶段。
但好景不长,1986年,他年仅9个月大的儿子突然死去。
当时他正在儿子身边,睡了三个小时,醒来后发现宝宝躺在被子下,嘴唇发青。
安德森急忙给宝宝做人工呼吸,救护车也很快赶来,但送到医院后,孩子已经死亡了。
医生给出的诊断是“婴儿猝死综合症”,但安德森认为责任全在自己。
他陷入严重的酗酒,喝任何让他意识涣散的东西,甚至幻想死后的生活。
“我希望能再次见到孩子。”
这次事情让安德森和妻子离了婚,他带着大女儿生活。
(安德森和妻女)
他仍然感到生活不受掌控,那种年少时被消费、被凝视的感觉再次回来,让他觉得自己不属于自己。
安德森之后的人生是混乱的,他建了几个乐队,合合散散;演过几部戏赚钱,都是小角色。
进入21世纪后,唯一进入公众视野的事是他公开谴责女权作家杰曼·格里尔(Germaine Greer)。
格里尔写了本叫《美丽的男孩》的书,封面用了安德森的照片。
安德森说自己没有授权,不允许她放。
但那张照片是格里尔从摄影师那里买来的,图片公司也说摄影师授权既可,不需要安德森的同意。
这让他愤怒,也无可奈何,“除非地狱结冰,反正我永远都不同意。”
“原则上讲,任何成人对青少年的爱我都反对。这本书让我从情感到理智都很不安,我太清楚那爱里包含着什么了。”
(中年的安德森)
2017年,纪录片导演克里斯蒂安·佩特里(Kristian Petri)因为一部儿童剧和安德森认识。
从小,佩特里就听说过安德森,一个被美貌光环笼罩的名人,也是一个神秘的隐居者。
认识安德森后,他发现名人落在尘埃里,住着破破烂烂的公寓,和女儿关系也不好。
于是,他有了拍纪录片的念头。
(老年的安德森)
在谈了整整三年后,安德森才被制作组说动,同意拍片。他年轻时被利用过一次,不想再次被利用。
纪录片拍下他狼狈的时候,比如被房东辱骂,威胁赶他出去;也拍下温馨的时刻,他和女儿和解。
女儿坦率地说,她知道爸爸的人生是失败的,不过很多时候能谅解他。
安德森在发泄多年的怨气后,也说出自己的心底话:
虽然《魂断威尼斯》很混蛋,但也给了他珍贵的东西。
站在海边,安德森回顾这骤然亮起又迅速坠下的人生,有一个道理是他懂得了:
美丽总是稍纵即逝,但生命的宝贵是永恒的。
不管付出多少代价,它仍是。
ref:
https://www.thedailybeast.com/the-tragic-curse-of-being-the-most-beautiful-boy-in-the-world?ref=home
How a 1971 Italian-French film forever influenced anime from anim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j%C3%B6rn_Andr%C3%A9sen
https://www.smh.com.au/entertainment/books/im-not-germaines-toy-says-cover-boy-20031018-gdhlyf.html
https://www.theguardian.com/film/2003/oct/16/gender.fil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ovf4weZq30&feature=emb_logo
https://newsbeezer.com/swedeneng/bjorn-andresen-accuses-himself-of-the-death-of-his-son/
https://www.goldenglobes.com/articles/sundance-2021-most-beautiful-boy-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