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以为自己了解世界一切,拒不接受批评,并且坚信自己肯定是对的。
他们认为自己理应享有特权,并且喜欢指使他人为自己服务。
众人的关注和赞美是他们的氧气,缺了这些他们就感到人生无望。活着,就好像是来感受被人们夸赞的。
以上这些都属于自恋性人格障碍的特征。在美国,有6.2%的人是自恋狂,其中75%的人是男性。
自恋狂讨人嫌,是很正常的。但最近,纽约大学临床心理学副教授帕斯卡·瓦利施(Pascal Wallisch)做了一项研究,发现自恋狂中很大一部分人是需要被同情的。
因为他们的“自恋”,来源于他们的“自厌”。
瓦利施做实验的目的,是想搞清楚“浮夸型自恋者”(grandiose narcissists)和“脆弱型自恋者”(vulnerable narcissists)的具体差别。
因为行为不同的成因,心理学家们将自恋的人分成这两种。
第一种,浮夸型自恋者,是自恋者有着过于强烈的自爱,真切地认为自己一切都好,并且值得成为人群的中心。
因为这种心理,他们往往表现出同理心不足,有着极强的控制欲。同时,浮夸型自恋者的健谈、外向,也让他们很有魅力,会给人留下不错的第一印象。
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罗宾·埃德尔斯(Robin Edelstein)说,这些人在职场上,常表现为抢占同事功劳,把错误推给同事,以及对他人抱有敌意。
在社交上,则是热爱炫耀,抢夺他人的说话时间,强行让自己成为焦点。
第二种,脆弱型自恋者,在表象上和浮夸型自恋者差不多,但他们的行为动机不一样。他们更多是因为自尊心较低,所以只好通过自夸来获得他人肯定。
他们并不觉得自己真的很厉害,自吹自擂更多是一种虚张声势。
因为行为上很难区分,不少心理学家认为自恋实际是自我欣赏和自我厌恶之间的拉锯战。
为了分清两者,纽约大学的瓦利施教授找来270个学生参加这场实验。其中,60%是女生,40%是男生,他们的年龄中位数是20岁。
实验很简单,在计算机上,所有学生需要单独完成151个问题。这些问题来源于罗森伯格自尊量表、莱文森自我报告心理疾病量表、马洛-克劳恩社会期望量表等。
瓦利施教授还设计了一个叫FLEX的指数,能够展现参与者的形象管理能力、社会需求渴望度、自我评价等级,以及社会地位渴望度。
在分析了所有数据后,瓦利施教授发现,浮夸型自恋者不应该算作自恋者,而是有精神疾病。他们的同情心不足、行事自私,实际是精神疾病的症状。
而脆弱型自恋者是真正的自恋者。他们不追求权利,渴望的只是肯定和关注,希望提升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地位和形象。
“他们(指脆弱型自恋者)对自己根本没有好感。”瓦利施在论文中说,“这篇论文不是来妖魔化自恋者的,相反,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同情。”
脆弱型自恋者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这种感觉强烈到让他们将“提升自我形象”成为压倒一切的目标。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行事夸张,常常做得过火。比如,在朋友圈一天发10张自拍,在公司会议上否认他人所有方案。
他们会觉得这证明了自己的美貌,或者智慧。但实际上,适得其反,人们反而更讨厌他们了。
意识到人们的反感后,脆弱型自恋者更加紧张,于是做事更加夸张,也更惹人厌。至此,形成了瓦利施总结的“自恋循环”。
这是瓦利施最感兴趣的部分:
自恋者不会因为自己的自恋行为得到任何益处,但他们仍然选择这么做,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这是减轻痛苦和恐惧的有效手段。
“自恋的人有一个自己理想的形象,却不认为自己能够做到。因此,他们选择以某种方式来打造自己。”瓦利施说,“结果因为这些行为,他们遭到了社会的排斥。然后这种循环不断发生。”
他认为,脆弱型自恋者在内心深处是讨厌自己的,因为他们总觉得自己缺少某种东西。
“这是非常悲伤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永远都不够好。哪怕他们成为亿万富翁,都无助于解决这个心理问题。”
目前,心理学家还不清楚如何抑制这种行为。
密歇根大学的埃德尔斯教授说,主要困难在于大多数自恋者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他们认为问题出在周围人身上,而不是自己。
“我认为一个人需要有足够的自我主动性才能采取干预,有效地应对任何人格问题。但自恋似乎格外棘手。”
罗格斯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副教授妮可·凯恩(Nicole Cain)认为,高强度的心理治疗能够对付自恋。不过,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同事是个自恋狂的话,那么最好意识到你没法说服他们,或改变他们。
“你和他们交往的时候,要设立实际的期望。在工作中,明确定义彼此的角色。不要试图和他们比赛。”
瓦利施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了解自恋者内心的不安全感来自哪里。
当然,这对普通人来说很困难,那么,抱有一种默默的同情就可以了。
ref: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91886921001550?via%3Dihub
Narcissism comes from insecurity, not inflated sense of 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