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外媒传来一则令人悲伤的消息:
沉没在北大西洋深处的,传奇邮轮泰坦尼克号的残骸,将在14年内彻底消失,被海底的极端微生物“吃”干净。
也就是说,到了2035年,这艘传奇邮轮将在它沉没的123年后,从地球上彻底消失…
如今,官方正在想尽一切办法和时间赛跑,争取在消失前对残骸进行更多研究,并计划推出泰坦尼克号残骸潜水观光项目,以便让更多的人记住它最后的模样。
沉没了100多年,为什么却会在短短14年内消失呢?
这一切,让我们从泰坦尼克号残骸的发现说起。
1912年4月15日,当时的史上最大邮轮泰坦尼克号在横跨大西洋的处女航行中,在北大西洋海域不幸撞冰山沉没,包括船员在内的1500人死亡,成为当时轰动世界的船难。
这首巨轮长约270米,高约54米,重47000吨的巨轮在船底和冰山相撞破损后断成两截,断裂的两部分先后沉入海底。沉没的地点位于加拿大纽芬兰岛东南600公里的地方,这个地区的深度平均3000多米,算得上相当深的水域了。
泰坦尼克号沉没后不久,定位沉船和寻找残骸的工作就已经展开了。
然而受当时的技术限制,打捞公司在尝试了一段时间之后不得不就作作罢。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是一场世纪灾难,却由此间接推动了航海技术的进步,此后,声纳的发明让人类能更好地探测到冰山和暗礁,避免了此类悲剧的再度发生。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也开始尝试用声纳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找到1912年沉没的那艘史诗级邮轮。
1977年,美国罗德岛大学的海洋学家Robert D. Ballard首次启用声纳技术搜寻泰坦尼克号,却始终一无所获。
Ballard
然而他并没有就此作罢,到了1985年,Ballard邀约法国海洋学家Jean-Louis Michel,一同前往泰坦尼克号失事的区域,再度进行深入搜寻。
这一次,他们用上了更先进的搜寻设备,Michel带领的法国探测队用的是一种先进的声纳Sar。这种声纳碰到海底的金属物体后会有完全不同的回声。
而Ballard带领的美国探测队运用的则是一种名为Argo的潜水扫描设备。
这是一种美国海军开发的潜水扫描设备,它能使用光学技术扫描6000米深的海床下,然后将拍到的画面传给海面上的舰艇。
8月7日,法国探测队率先行动,他们先对圈定区域80%的地方进行了声纳扫描,结果没有发现任何东西。
8月25日,美国探测队开始行动,他们放出Argo,扫描剩下20%的区域。
9月1日早上,潜水扫描设备Argo带着众人的希望,下潜到了北大西洋3000多米深的海底。
它静静地下潜,前进,在拨动水流冲开泥沙后,一个巨大的物体出现在众人视野里:
有人认出这个物体是
…泰坦尼克号的锅炉!
Ballard和同事们大喜过望,这证明,泰坦尼克号船体应该就在附近不远的地方。
第二天,1985年9月2日,Argo终于锁定了位置,找到失落73年的泰坦尼克号的残骸(船身前半部分)!
1986年,在泰坦尼克号残骸位置锁定11个月之后,Ballard带着新开发的水下机器人,Jason Junior再度探寻泰坦尼克号残骸。Jason Junior可以对着残骸拍摄,生成清晰的彩色画面,人们首次看到了泰坦尼克号在海底沉睡的清晰模样:
在北大西洋海底沉睡了近70年,巨轮的外形依然保存完好,生动鲜活。
海底散落着当年船上乘客的各种物件,各种鞋子…
时间永远定格在了凌晨2:27的怀表…
厨房用具…
几十万散落小物件铺满了海底,绵延了整整两公里…
刚刚发现泰坦尼克号的时候,这艘沉船保存完好,它静静地躺在海平面3800米以下的地方,阳光照不到它,海水的巨大压力导致大多数生物在此无法生存,也因此,尽管在海底沉睡了70年,泰坦尼克号残骸依旧的是完好的,如同它刚沉没时的样子。
只是残骸上挂了一些奇怪的东西,一种形似钟乳石,颜色是橙棕色的东西。
对泰坦尼克号残骸无比熟悉的电影导演James Cameron的话说,这是一种此前从未见过的东西,至少在很多浅水沉船上是看不到的。
然而,泰坦尼克号残骸的发现,让全世界的人为之疯狂,大家把注意力放在了财宝和历史文物上,此后的几年里,来自法国和美国打捞队陆续从残骸上打捞上来了5800件物品,包括一等舱大厅的雕像,众多瓷器等等。
而泰坦尼克号残骸的发现人Ballard却在关心一个问题:
残骸上那些钟乳石一样的柱状铁锈,到底对泰坦尼克号残骸有什么影响,会不会产生可怕的威胁?!
发现残骸后的这些年,Ballard一直在全球各地奔波,寻找优秀的微生物学家,以便弄清楚这些钟乳石形状铁锈的来头。
20多年过去,秘密总算揭开了…
加拿大微生物学家Lori Johnston经过多年研究,她首先观察分析了泰坦尼克号残骸上打捞上来的橙棕色铁锈的成分,结果她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
这些铁锈,竟然是活的…
她发现,这些铁锈是正在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物,是一种在海底几千米的高压极端环境下,靠着“吃铁”维持生存的独特细菌!
也就是说,这些“钟乳锈柱”(Rusticle),其实是正在“吃铁”的细菌们,聚集而成寄生的据点。
它们在钟乳锈柱的内部繁衍,并在重力和洋流波动下,将蚕食掉的铁转化成营养,通过钟乳锈柱一直往下进行营养传递,喂养给底部的细菌,又通过繁殖越堆积越长,最终形成了如今钟乳石的样子。
最近几年,泰坦尼克号残骸上的某些钟乳锈柱,有的竟长达两米!
2010年,戴尔豪斯大学的教授Henrietta Mann带领的另一组科学家,终于彻底弄清钟乳锈柱里究竟是什么生物。
他们分离出了一种细菌,发现这是科学界从未见过的新种类,于是,将它正式命名为“铁达尼盐单胞菌”(Halomonastitanicae)!
不幸的是,人们对钟乳锈柱的研究实在是太慢了…
在1985年首次发现泰坦尼克号残骸时,整个残骸还比较完整,也没有太多的钟乳锈柱覆盖。
然而,就是发现残骸后的这30年里,残骸上的钟乳锈柱开始疯长,宛如藤蔓一般迅速裹满了整个船体。
“铁达尼盐单胞菌”形成的钟乳锈柱变大变多,船体残骸被腐蚀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已经形成了滚雪球效应。
据测算,时至今日,泰坦尼克号残骸上的“铁达尼盐单胞菌”,每天要吞掉近100公斤的船体金属…
“铁达尼盐单胞菌”这种极端微生物,能在完全不适合地球上大多数生命形式存活的条件下生存:
漆黑的水域和巨大的压力。
当然,它还有另一种特殊的生存能力:
能在盐碱地里存活。
令人惋惜的是,当人们弄清了钟乳锈柱的原理,发现了“铁达尼盐单胞菌”时。
47000吨的泰坦尼克号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吞噬,飞速消失。
根据最近的测算,泰坦尼克号残骸将14年后彻底消失,这艘富有传奇色彩的邮轮,在它沉没的123年后,将彻底归于尘土…
泰坦尼克号残骸即将消失已然不可避免,不少企业开始琢磨起了这堆残骸的生意。
有美国公司计划推出“泰坦尼克号残骸潜水观光”项目,让乘客们坐在观光潜艇里,去参观即将消失的泰坦尼克号残骸。
有媒体预计,未来的14年里,坐潜艇到北大西洋海底和泰坦尼克号告别的人会越来越多。
泰坦尼克号残骸的消失已成定局。
但愿,它的消失能像它的沉没一样,再一次带给人类反思和启迪,促进对其他沉船残骸的保护,也间接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
Ref:
https://www.history.com/this-day-in-history/wreck-of-the-titanic-found
https://gizmodo.com/new-expedition-will-inspect-deteriorating-wreck-of-the-1847211487
https://www.stuff.co.nz/travel/experiences/luxury-holidays/300346606/the-titanic-is-disappearing-the-race-to-see-it-before-its-too-late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travel/article/120406-titanic-100-anniversary-bob-ballard-science
https://www.stuff.co.nz/travel/experiences/luxury-holidays/300346606/the-titanic-is-disappearing-the-race-to-see-it-before-its-too-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