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现如今欧美的很多行业,为了展现对少数群体的包容性,减少自身可能受到的“歧视”指控,
他们总能想出各种“妙招”,彰显自己的开明与宽容,但也因此招致不小的争议。
最近,大家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M&M豆也没能免俗。
他们表示修改了每个巧克力豆的性格与外观,它们将会“更开放更包容”。
为了便于推广,M&M豆其实是有各自的卡通人设的,
就比如大家最熟悉的那句“快到碗里来”,就来自M&M豆的经典广告。
如今,生产M&M豆的公司玛氏公司表示,
他们将会对M&M豆进行改造,让它们附和更现代的外观,以强调角色的“个性”。
从这样:
变成这样:
能发现差别么?
绿色M&M豆,
修改前的设定是:穿着高跟鞋,性感、机智、善良,是人群的焦点;
修改后:白色长手套,白色长袜搭配运动鞋,坚强的性格比美丽更加重要。
棕色M&M豆,
修改前:是M&M豆世界的首席巧克力官,职场精英女性。
修改后:修改了鞋跟的高度,更符合现代职场女性的样子。
红色M&M豆,
修改前:
聪明,调皮,喜欢讽刺,爱出风头,有领导能力的人。
修改后:希望表现出对其它角色很和善。
橙色M&M豆,
修改前:鞋带松开,性格忧郁,内向,容易受到伤害。
此前公司表示,这代表了Z世代的“焦虑”。
修改后:系上了鞋带,虽然还是内向,容易焦虑,但也非常谨慎。
而黄色M&M豆没被改动,
修改前:很傻很天真
修改后:还是很傻很天真
至于蓝色这次也没有角色上的调整。
大家也能看出来,这波“包容性修改”中被改动最大的,是两个女性角色:绿色豆与棕色豆。
事实上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人设是女明星的绿色豆一直承受着很大的非议。
对….MM豆都能有很大争议….
很多人觉得,它作为一颗糖果来说有些过于“性感”了。
公司表示,
“如今绿色 M&M 放弃细高跟鞋,转而穿上运动鞋,
就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出来,它是一位坚强的女性,有着自主的权利和性格。这比漂亮高跟鞋更加重要。”
棕色豆的鞋跟高度也被降低,使它能更偏向职场中的女性的样子,达到所谓的“专业身高”。
玛氏公司还表示,
从此之后,棕色巧克力豆和绿色巧克力豆不再是暗自嫉妒、互相竞争关系,而会相互扶持。
这两颗M&M豆的名字,也取消了“女士(Ms.)”这一称呼,变成了跟大家一样的M&M豆,
这样才能“让买家更注重欣赏它们的性格”……
玛氏公司表示,
他们将致力于建立一个性别平衡的领导团队,并对公司广告进行独立的多元化审计,
希望这些变化能够展现出“自我表达和社会的力量”的重要性……
而网友们则表示,这神马玩意儿!
我们家喜欢吃花生味的m&m豆,但我们不会再买了。太蠢了,希望他们损失的顾客比吸引来的顾客多。
所以到底哪个是LGBT?也没有残疾的少数民族M&M豆?很明显,歧视仍旧存在啊。
为啥没有白色的M&M豆?我被冒犯了!
太好了,他们总算把绿色豆给改了。
我每次都会被她的火辣外表所吸引分心,都没办法好好吃巧克力豆了呢!
假新闻速递:M&M豆引入紫色跨性别新角色,它说它觉得自己是彩虹糖。
这年头做营销就只能舔大众的臭脚,上层跟你说“绿色豆要改得不那么骚”,你甚至根本听不明白这是啥意思。
要么就顺应潮流照本宣科,说“我们也得给M&M豆配个轮椅了吧。”
女性:如果能有带薪家庭护理假,义务学前教育、负担得起的儿童保育项目,大家能够公开透明地合理计划未来,那所有人的生活都会变得更好。
资本家:呵呵这个没有,来吃颗女权巧克力豆吧。
M&M豆的性别认知变成彩虹糖了吗?等这波“唤醒”结束了再把我叫醒哈。
事实上,M&M豆已经不是第一次做出这种方向的改变了。
2015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第二天,M&M豆推特官网就发布了两位女性角色棕豆与绿豆在沙滩上牵着手的照片。
还配文:
“真难得,棕豆女士跟我待在一起的时候没有其它豆子来烦我们——绿豆女士。”
(绿豆和棕豆还真是哪里需要哪里搬啊-。-)
事实上,现如今有许多公司为了不被指控为“歧视性少数群体”,往往都会做出一些被人们指出矫枉过正的“昏招”……
比如,针对演艺界以前饱受诟病的“洗白式选角(white- washing)”,即主要角色大多为白人演员出演的现象,
无数剧组开始有意识地丰富选角的多样性,加入各种少数族裔、性少数群体等角色。
这原本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情,也给了此前经历过歧视和排挤的演员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然而最近几年,一些“为了正确而正确”的现象变得层出不穷:
黑皮肤的小美人鱼,
或者黑人大码跨性别酷儿的贝尔(出自迪士尼歌剧《美女与野兽》),
再比如,有人觉得,麦当劳的“开心乐园餐”中“开心”一词,是对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患者的排挤和忽视。
于是有品牌顺势推出了“忧郁套餐”和“生气套餐”,并打出“没有人能一直开心”的宣传口号。
但除了包装和口号之外,里面的食物跟以往相比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Z世代以来,人们对社会中关于种族、性别、性向等不公现象,有了越来越多的觉醒和反思。
这股浪潮席卷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有了自己的专属称呼:唤醒革命(woke)。
其本意当然是非常好的,但当它慢慢渗入到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细枝末节之后,也有人觉得不对劲:
有的时候,真的有这种必要吗?
为什么有很多商家为了博得一个“唤醒”的满堂彩,已经到了忽视消费者基本需求的地步?
“唤醒(woke)”,
什么时候变成了“唤洗(woke washing)”?
性少数群体的消费者固然重要,但那些最普通的消费者同样值得被考虑周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