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150万美元买的镍块,清点时成了一堆石头?背后原因成谜

在荷兰港口城市鹿特丹,有一座堆满金属矿产的大型仓库。

坐拥这批资源的是美国金融机构摩根大通。

几年前,他们在全球买下大批镍块,放进袋子封装起来。这些镍块存放在物流公司Access World的仓库里,由他们代为看管。

投资镍块绝对是一笔好买卖。

长期以来,镍都是热门的大宗商品,它用在钢铁、货币、电池、飞机、雷达里,和军工业以及民用机械制造业紧密相关。
近几年,因为镍对电动汽车的电池很重要,汽车厂商对它的需求也急剧飙升,价格一路走高。

加上俄乌冲突爆发后,全球镍块短缺(俄罗斯以往供应10%的镍),价格更是涨到吓人。去年3月,伦敦金属交易所甚至暂停了一周的镍块交易。

也许,是时候把它们卖出去了。

上周,摩根大通派人去鹿特丹的仓库里清点镍块。仓库操作员打开一个个麻袋,将它们挨个称重检查。

理着理着,他们走到一袋麻袋前,打开它发现……

呃,怎么瞅着不太对劲啊?
这颜色,这形状,这光泽,怎么看都是石头啊!!

16-12.jpg

操作员们冷汗直流,他们打开旁边几个袋子,发现里面也全是普通的石头。

最后一清点,有整整9批镍块都是石头。
它们重54吨,原本价值130万美元,现在……

或许还能当建筑材料便宜卖掉吧-。-?

130万美元,对摩根大通来说仅够塞牙缝,但问题在于,其他仓库里的镍块可能也是石头。

摩根大通除了把镍块放在鹿特丹的这个仓库外,还放到荷兰的其他地方。Access Wrold说他们正在调查,清点所有仓库里的镍块是否正常。

如果爆出还有更多石头,那摩根大通真是丢脸丢大发了。

为什么买镍块会买成石头呢?

所有人还没搞清楚原因,媒体分析大概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摩根大通买的时候就搞错了,可能是被人骗了,或者路上被人调包,又或者东西运错了。他们将普通石头封装好送到仓库里,同时没按照规矩,在进仓库前开包检查;

第二种,送进仓库里的是正常的镍块,有人偷天换日,用装石头的袋子替换了它们。

16-13.jpg

说来也巧,前不久有类似的镍块乌龙事件。

全球知名的大宗商品贸易商托克集团,从印度大亨手上买下大量镍块。去年年底,托克集团在鹿特丹(怎么又是这里)检查对方运来的集装箱,发现里面装的不是镍,而是碳钢。

虽然碳钢总比石头好,但也够气人的,它的价格肯定比石头贵,但还是比镍低很多。

托克集团在上个月指控印度大亨制造“系统性欺诈”,害他们损失57亿美元。大亨说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东西莫名其妙就变了。

16-14.jpg

在多方扯皮的时候,网友们指着石头和碳钢大笑,

还有人挖出了往年其他大公司闹出的乌龙……

看似坚不可摧的大公司,原来也会闹出稀奇古怪的错误。
有时是被人骗了,有时是员工犯傻,公司付出的代价总是非常高昂……

1,一个逗号的代价

1999年,美国航空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某外国空军签订合同,要为他们制造一架大力神军用运输机。

16-15.jpg

制造飞机需要好几年,所以马丁公司在合同里写道,最终价格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上涨,以应对通货膨胀。

马丁公司定好了一个价格公式,空军也同意了。
但问题是,合同是按照欧洲的格式写的,但逗号的使用却是美式的。

在价格公式里,马丁公司用逗号来分隔长串数字,让它易于理解。可是在欧洲人的认知里,数字里的逗号相当于小数点。

16-16.jpg

所以在这个空军的眼里,大力神军用运输机的价格便宜到惊人。

双方在这件事上扯了几年皮,最后马丁公司认栽了,他们损失了7000万美元。

2,致命的手滑

2005年,日本证券公司瑞穗的一名交易员,试图以每股610000日元的价格,出售J-Com公司的股票。

不知道是大脑混乱,还是不擅长打字,交易员实际输入的信息是以每股1日元的价格出售J-Com公司的610000支股票。这是现存股票数量的41倍。

16-17.jpg

另一个交易员及时发现错误,他试图取消交易。可是东京证券交易所当时的规矩是,交易一旦发起后就无法撤销,哪怕它明显是个乌龙。

最终,瑞穗公司损失了400亿日元(约等于20亿人民币),东京证券交易所的总裁随后辞职道歉。

3,过于积极的实习生

2018年,谷歌培训一群实习生如何操作广告投放系统。

原本,实习生们只需要一步步按照提示操作就好。但有个人特别积极,他直接向谷歌的广告投放系统提交实时订单,把广告发出去了!

16-18.jpg

他以高出市场价10倍多的价格投放广告,导致广告的传播力度远高于其他正常广告,而且还通过多个第三方平台投放。

整整45分钟,无数美国人和澳大利亚人看到它。
他们一脸莫名其妙地盯着这个没文字的黄色方块,不明白它想表达什么。

最后谷歌把这个广告撤下了,损失大约1000万美元。

4,搞砸了的促销活动

2019年,经营着1032家汉堡王餐厅的卡洛斯集团想搞个活动。

他们想让顾客多多购买皇堡系列,于是发起促销,“两个皇堡三明治4美元,两个皇堡5美元,两个双层皇堡6美元”。

16-19.jpg

这个价格很吸引人,同时顾客购买皇堡时往往会购买薯条和饮料,这些得按全价付。所以计算下来,餐厅还是赚钱了。

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在推广活动的时候,一线员工们都搞错了。
他们以促销的价格销售皇堡系列,同时以“超值餐”的价格售卖薯条和饮料,导致顾客买啥都便宜。

在卖了几个月以后,卡洛斯集团猛然发现他们的收入少了1240万美元,净亏损820万美元。

“这不是会计问题,不是系统问题,它纯粹就是一个错误。” 首席执行官沉痛地说,“我们搞砸了,亏了很多钱,实际损失的钱要比账面上显示的还多。”

5,背刺最狠的是员工

2018年,韩国三星证券集团闹出一个大乌龙。

这家公司原本打算向2000多名员工派发28亿韩元的股息,但一名员工手滑,不小心把单位输错了,原本应该是“韩元”的地方写成“股票”。

16-20.jpg

于是,三星证券实际派发了28亿支股票,价格高达112.6万亿韩元(约6700亿人民币),是该公司市值的30倍。

三星证券赶紧发布通知,要求员工们不要出售股票。但有16名员工无视警告,直接套现离场,每人拿到900万美元(约6000万人民币)。

韩国金融监管机构发现,有21名员工试图出售股票获利。

这一番操作,导致三星股价一天之内大跌11%,韩国金融市场元气大伤。

16-21.jpg

管理再严格的公司,也总会闹出各种各样的错误。

写错字,搞错标点,被人骗,放错货物,理解错误,每一处都是可以攻击的弱点。

说到底,再大的公司也是由人构成的,
而人总是会犯错。

只是这次摩根大通买石头的乌龙,到底是疏漏还是有人刻意为之,就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