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有一位整蛊小哥乌巴·巴特勒(Oobah Butler)特别火。
(整蛊小哥乌巴·巴特勒)
2017年,他在自家后院注册了一间并不真正存在的餐厅,而后将它在英国的餐饮点评网站上线。
他用剃须泡沫+漂白片摆拍出米其林餐厅般精致的“菜肴”,并宣称本餐厅只接受预约,将逼格拉满。
(他摆拍的精美“菜肴”)
接下来,他请朋友在网站上帮他“刷单”,留下一篇篇精致小作文。
他在网站上的排名很快跃升,然后真的有人给他打来了预约电话。
他不慌不忙回答道:“抱歉,我们已经约满了,三个月之后才有空位。”
一夜之间,伦敦突然出现了一间只在“小众高端人士”之间口口相传的精致餐厅,人人都想去,可人人都约不到位子。
顺着网站上的地址找过去,却只能看见不知谁家的后院,简直太神秘了…….
巴特勒的电话不断响起,餐厅在评分网站上的排名坐火箭般跃升。
2017年11月4日,也就是“开业”七个月后,无比讽刺的事情发生了:
他的不存在餐厅打败了伦敦一万八千多家对手,坐上了第一的王位。
(餐厅冲上点评榜第一)
很快,他的事迹被世界各地的诸多媒体广泛报道,采访邀请如雪片般纷至沓来。
他参加了几次,却发现这些采访都出奇地无聊,因为哪家电视台问的问题都差不多,他干脆请了多名不同的替身,替他上电视……
事实证明他对人性的把握异常精准,他的其中一位替身不仅跟他长得不像,
而且还是挪威人,操着一口浓重的挪威口音。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粗糙的替身,替他站上了领奖台,还对着镜头比大拇指,现在YouTube还能搜到当时的采访画面…….
(巴特勒的挪威替身)
一年之内,他轻而易举地嘲讽了这个世界,两次。
2018年之后,巴特勒整蛊的脚步有所放缓,直到今年,他又带着大活回来了。
而他这次的目标,是世界最大的科技巨头之一,亚马逊。
–
他的灵感来源很简单:某天走在亚马逊的仓库附近,他被路边的一瓶黄色的液体晃了下眼睛,走近一看,再拧开瓶盖一闻…….
有点恶心,是尿。
而且这还不是唯一的一瓶,一分钟内,他就收集到了7瓶不同对比度的黄澄澄液体。抱着求真务实的精神,他每瓶都打开闻了闻……
这些尿瓶从哪来呢?他心里大概知道答案。
早在2018年,《商业内幕(Bunsiness Insider)》就曾写过一篇事无巨细的大稿,讲述了亚马逊快递司机的糟糕生存条件。
(当时的报道)
简而言之,亚马逊对司机们的休息时间做了严格规定,采用科技手段追踪他们每天共停车几次,时速多少,走的什么路线……不合规定就要罚款。
换言之,哪怕司机暂时偏离路线去上厕所,也很可能被罚款。
这个行业男性占绝大多数,实在憋不住了还可以在瓶子里解决;女性的话就惨了,例假、上厕所,无尽的麻烦。
此事卷起的风波不难想见,亚马逊首先是否认司机尿进瓶子一事,结果被海量的证据打脸,最终被迫道了两次歉:
一次是因为司机的事本身,一次是因为否认事实。
(亚马逊被迫因否认事实道歉)
如今距离《商业内幕》那篇稿子也已经过去五年了,亚马逊司机们的条件有变得更好吗?
巴特勒亲身调查,只得到一个否定的回答。
他在路边逮到了一位陌生的司机小哥,想采访他几句,可惜对方很怕送货超时,
聊天的时候不住地掏出手机看,巴特勒不想再耽误他,只好问:
“你车上有尿瓶吗?”
小哥马上翻出来了一瓶…….
(司机小哥翻出尿瓶)
巴特勒放他走了,接下来,他又拦住了更多司机,均得到了类似的回复。
此时巴特勒正在拍一部关于亚马逊的纪录片,所以得到了去欧美的亚马逊仓库参观的机会。
不出他所料,其实在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美国…….司机们都面临着同样尴尬的境地。
他觉得很不公平,想要做点什么,可他能做什么呢?
灵光一闪,他想到,“显而易见,亚马逊不关心员工的膀胱,但你知道他们关心什么吗?”
“产品,以及他们的平台。”
“如果以某种方式将这些尿瓶做成产品,在亚马逊上(假装)售卖,并尽我所能地将其推上第一,大概就能引起亚马逊的注意了吧?”
–
回到英国后,他去了一家亚马逊仓库门口蹲守,举着个“尿瓶收集处”的牌子……
(巴特勒站在亚马逊仓库外)
鉴于亚马逊“原则上不允许”司机在车上储存尿瓶,这一步进行得很顺利。
半天下来,他就收集到了足够多的瓶子……
(收集到的瓶子)
问题是,尿能做成啥产品呢?有什么东西不需要太多审查就能上架亚马逊的?
他能想到的最好产品,是能量饮料。
因为确实有很多大主播/YouTuber代言了能量饮料,有的甚至自己下场成立了能量饮料品牌,感觉好像没什么门槛的样子:
(Prime能量饮料,由Youtuber Logan Paul和KSI创立)
说干就干,巴特勒找来了设计师朋友,开始讨论名字。起个什么好呢?
“Drive(干劲儿)”?已经被人注册了。
“#1”?好像有点嚣张……
最终,他们想出来的名字叫“释放(Release)”……..
不了解背景的人大概会以为是“释放能量”之类的意思,了解的人才会明白究竟“释放”了个啥……
接下来得想个宣传口号,这个简单:
“世界上第一款完全可重复使用的能量饮料”!
“一旦喝完,只需再度将其灌满”!
“无限续杯”……
最后是设计,巴特勒对他的设计师朋友赞不绝口,因为对方很快就给他发来了设计图:
(“释放”的瓶身)
鲜艳的颜色,醒目的LOGO,绝了。
但如果我们翻开前文提过的Prime能量饮料的官网,其实不难发现一些……借鉴的痕迹:
(Prime饮料)
反正是整蛊,也不真卖,无伤大雅吧……
产品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正式在亚马逊上架。
此时他以为亚马逊肯定有某种智能鉴定机制,防止有人不怀好意地上架危险产品之类的,所以他耍了个小聪明,将“品类”一栏选成了“按压泵瓶”。
但是他又希望别人明白“释放”饮料其实是尿,所以在配料表中并未隐瞒,
很清楚地写了“尿酸”、“尿素”等字样。
(“释放”的配料表)
另外,产品描述虽然极力堆砌辞藻,形容“释放”多么高大上,
但仔细看了就会发现,他从未掩饰过“释放”的本质…….
(原话,“每瓶释放均由他们的尿液制成”)
出乎他的预料,亚马逊自动识别了关键词,将“释放”挪到了能量饮料品类下方,完全无视了平台对食品饮料的安全要求……
智能了,但又完全不智能。
通过此事,巴特勒嗅到了机会——如果以某种方式将“释放”挪到竞争不那么激烈的“苦柠檬饮料”品类,他刷到销量第一的可能性就会高很多!
巴特勒尝试换品类,但亚马逊的算法总是很强硬地阻止他。
他给亚马逊不同部门发了几个月的邮件,但大家好像都认定“释放”肯定是“能量饮料”,不给他改…….
怀揣最后希望,他冒充成一个心怀不满的英国小企业主,给亚马逊英国执行团队发了一封愤怒的邮件。
事实证明,这招还真挺管用……
(“释放”,能量发酵饮料,苦柠檬味)
饮料正式在亚马逊上线,接下来该发挥传统艺能,把它刷到销量第一了。
–
巴特勒给所有朋友群发短信,让他们买一瓶“释放”,当然,他不会真的发货。
朋友们也真的很够意思,不仅花了钱,还帮他写了不少奇怪的评测:
标题:我去!
“刚订了几瓶,因为之前听过别人夸这牌子!设计很抓我眼球,很喜欢!等不及要把这金黄美饮送进喉咙了!”
(朋友写的整蛊评价)
标题:买到就赚到!(还玩了个谐音梗,Ur in谐音urine,尿液)
“在我看到它的一刹那,我就感到一股温暖的、突然的释放——在那之后我就轻了三磅!产品绝了!”
(朋友写的整蛊评价)
标题:兴奋到尿裤子
“东西还没到,但这黄金色已经让我拉满了期待。设计很棒,当作坐浴盆(生日)礼物很合适。”
(这里也玩了个谐音梗,Bidet谐音Birthday,坐浴盆的意思)
(朋友写的整蛊评价)
言归正传,随着朋友们的刷单,“释放”的销量很快上去了,亚马逊开始自动推荐,于是真的有没搞清状况的陌生人下单……
巴特勒又不可能真的给人寄尿过去,在他那边砍掉了订单。
很搞笑的是亚马逊此时注意到“释放”的销量增加,给他打去了电话,问他要不要参与亚马逊物流计划…….
这不就是让司机自己运自己的尿么……..巴特勒果断拒绝了。
不久后,亚马逊终于注意到“释放”评价的异常,给他发来了红色通知,说今后只能显示验证过的购买评价:
(亚马逊发来红色通知)
直至此时,他们仍然没有将饮料下架,换言之,仍未发觉“释放”的本质,仍然认为它是一款真实的饮料…….
大约就在收到红色通知的同时,“释放”也登上了“苦柠檬”品类的第一名。
(“释放”登上销量榜首)
无比讽刺的一幕发生了:亚马逊司机的尿,堂而皇之地登上了亚马逊“苦柠檬”品类的销量榜首,而当事人对此浑然未觉…….
或许是成为第一名的“优待”,在这之后,亚马逊终于搞清“释放”的原材料,将其下架处理。
他们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安全是亚马逊的首要任务,我们要求商店提供的所有产品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我们拥有行业领先的工具来防止真正危险的产品上架,监控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回顾巴特勒这次的整活历程,这封声明可以说相当无力。
未来亚马逊会有所收敛吗?恐怕很难。
2018年的曝光已经过去很久了,今年5月,又有三名司机因为经常要被迫尿进瓶子,将亚马逊告上了法庭。
(科罗拉多州司机起诉亚马逊)
因为这事,亚马逊挨了数不清的骂,可之后依旧我行我素。
所以巴特勒想要凭借一次整蛊改变他们,难度……有点大。
可他的做法并不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哪怕让很多人出一口气,也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