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喜欢现代的,当然也有人反其道而行之,
国外就有几位网友,专门把家里装饰成几十年前的复古风格,
因为他们觉得:
“现实生活太垃圾,还是过去的活法好!”
想想刚过去的2020年,竟感觉无法反驳……
【关上门,我就回到了1936年】
时间倒回上世纪30年代,当时英国人家里长这样。
当然即使不穿越,看看Aaron Whiteside的家也能稍微了解一下90年前的家居风格。
Aaron家在英国海滨度假胜地布莱克浦,那是一栋拥有3间卧室的房子,
门窗刷成翠绿色,从外面看并没有什么特别,
但里面别有洞天,就好像走进一间上世纪30年代的人家,
家里到处摆着古董家具,
跟电影片场一样。
其实,房主Aaron今年只有38岁,只不过他从小就对老物件感兴趣,
在他妈妈的记忆里,Aaron从小就有一颗“30多岁成年人的心”。
人家5岁的小朋友喜欢看动画片,他从5岁开始对30年代的一切着迷,
他喜欢去姑姑、叔叔家,听以前的乐队唱片,从七八岁起就喜欢逛旧货店,每个周末都去,
后来赚钱了,开始从旧货店买稀奇古怪的旧货,留声机、烤面包机、老式吹风机还有吸尘器。
Aaron小时候的家跟他现在的家是邻居,两家都在一条街上,
这座房子曾经住着一位老奶奶,是位百岁老人,她曾是学校老师,非常严厉,孩子们都管她的家叫“女巫的房子”,
玩耍时不小心把球踢进她家窗户,会看见窗户里出现一双锐利的眼睛,然后老奶奶会带着一把刻刀走出来,把球划破还给他们,
孩子们觉得很好玩,为了逗她经常这样骚扰她。
老奶奶去世后房子闲置了9年,2007年Aaron花8万英镑将它买了下来,
清理时在地板下找到老奶奶的配给本和老情人的书信,原来她的情人在一战中去世了。
买下这栋充满历史和故事的老房子,Aaron决定按他最喜欢的30年代风格装修布置。
所有的旧家具摆设都是在旧货店淘的二手货,而不是复制品,
如果实体店实在找不到想要的,他会在eBay上接着淘,
比如他从网上买到了30年代的德国墙纸,每卷就要100英镑,价格不菲,
另一个从网上淘来的得意之物是房间里的地毯,花了51英镑,卖家甚至附上了原始购买小票,
收到货时里面有一封信,写信的人是地毯最初所有者的儿子,
信里说,当初普通工人每周收入6英镑,所以这块地毯在当时是个非常昂贵的“大件”。
这座房子没有集中供暖,冬天取暖只能依靠传统的壁炉,
Aaron家有3个壁炉,还买了一个早期的电暖气,
家里烧煤取暖,据他说比现代的暖气供暖还要便宜。
厨房里没有现代化电器,摆着老古董水槽和电器,
从锅碗瓢盆到茶壶茶杯也是二手货,
卫生间有古董浴缸,
客厅里摆着古董钢琴,
家里摆的装饰品也都是慢慢淘来的,Aaron去英国各地旅游时总喜欢顺便买些二手货,
他家客厅墙上挂着一对陶瓷女性面孔面具,
还摆着很多装饰品,羚羊工艺品和菱形钟表,
十字架和瓶瓶罐罐,
老式木质收音机,
墙上挂的海报也有些年头了,
甚至还买了一辆老爷车。
这一通翻新(旧),一共花了1万英镑,Aaron终于得到一个他梦想中的家,
朋友们都喜欢来他家做客,看看他收集的新(古)鲜(董)玩意,也经常帮他打听二手商品信息,告诉他更多能买到古董的地方。
不过,如果是不熟悉的人第一次来他家,经常会被吓一跳,
人们一迈进他家,就会一言不发,环视四周,问Aaron这是不是他祖父母的房子,
有一次一位邮递员来他家,问他是不是跟父母住一起,
“我懂,我家看着像一位老太太的家。”
Aaron是做玻璃生意的,工作日他跟现代上班族一样,
会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空闲时在Netflix上刷剧,有时下班跟朋友见面聊聊天。
不过当他回到家,就会用那台1951年的旧电视看看老电影(30年代电视还没那么普及),回到自己的小世界。
Aaron说他每次回家,把门关上,就假装自己回到1936年,
他不喜欢现代生活,因为现代社会贪婪又自私,
他更喜欢30年代的价值观——礼貌得体,待人友善,乐于助人,
迈出家门能回到现实世界,走进家门就能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世界,家就是他的时间胶囊。
【为了过40年代的生活,她和丈夫搬到小岛上】
Julie Kelty家住苏格兰外赫布里底群岛中的南尤伊斯特岛上,她今年53岁,是位家庭主妇。
走进Julie的家,就仿佛穿越到上世纪40年代,
最让她引以为傲的客厅里,壁炉上摆着旧时钟,铺着老式地毯,
客厅一侧摆着一把旧摇椅,平时Julie喜欢坐在那里休息放松,翻一翻40年代的旧杂志。
Julie是40年代家居风格的发烧友,整个家几乎都是按照那个年代装饰的。
(40年代家居风格)
因为住在小岛上,Julie家所有40年代的老家具都是从英国大陆的二手店买来,再运到岛上的,
小岛上也有两家慈善商店,经常能淘到一些好看的旧货,而且物美价廉。
Julie有3个孩子,她承认不可能一点儿现代的东西都不用,如果没有电视和洗衣机,家里会乱套,
不过为了好看,她会把尽量把现代物品藏起来,比如在洗衣机外面罩一个复古风格的罩子。
厨房柜子上摆的是一台40年代的烤面包机,即使保存完好还有插头,但年代太久远Julie一直不敢用,
全家真正用到的现代烤面包机,被她藏到操作台下面的橱柜里,
孩子们总跟她抱怨不方便:“妈妈,为什么要把烤面包机藏橱柜里?”
Julie都会回答:“因为这(40年代)才是我喜欢的风格。”
在穿衣打扮上,Julie也会穿40年代的二手衣,
那是个没有T恤和紧身裤的年代,女士都穿裙子,
Julie喜欢当时“非常女性化”的风格,女士们总收拾得整整齐齐,非常精致,
所以她也总穿裙子,即使是冬天,只不过会在里面穿厚厚的打底衫。
Julie说她喜欢那个简单的年代,人们单纯又谦逊,人与人联系紧密,会为他人着想,她喜欢邻里、社区互相熟络的感觉,
现在则大不一样,如今的社会物欲横流,人们比穿戴、比豪车,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很冷漠,价值观都跑偏了。
Julie说,如果有机会她想回到40年代生活,而不是活在当下,
那时可怕的战争已经结束,生活回归正轨,没有那么多汽车,也没有拥挤的人潮,
这也是她跟丈夫搬到小岛上的初衷,可以远离科技和人群,过简简单单的日子。
“不过现在小岛也被科技占领了,”Julie说,“去年我们这儿也有4G了。”
“我现在也经常刷手机,突然弹出一个广告,我会想‘我想买这个’。”
“我希望自己不要总盯着手机呀。”
【一辈子离不开色彩,她把家布置成50年代风格】
Emma Edwards今年51岁,是一家服装店老板,
她家住曼彻斯特郡博尔顿,有一座上世纪30年代的房子及一辆露营车,
不过Emma是一位美国50年代风格的发烧友,她把整个家和露营车都改造成50年代风格,还加入一些充满异域情调的提基元素。
19岁那年她去一位朋友家玩,朋友家有一个鸡尾酒吧台,还有很多50年代的旧杂志,这种风格让她着迷,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80年代Emma就开始收集老古董,尤其是50年代的旧物。
慈善商店和跳蚤市场是她最常逛的地方,90年代初她曾在曼彻斯特的跳蚤市场淘到了浅绿色和粉色的床品,
现在则能通过网购买到更多好看的旧货。
后来Emma决定把自己家和露营车重新改造成美国50年代风格,一共花了2万英镑。
家里使用了大量活泼的颜色,有复古花卉图案的粉色壁纸,
有刷成嫩黄色的墙壁,
厨房铺了彩色格子地砖,怪诞又有趣,整体橱柜是从美国买了运回英国的,花了不少钱,
Emma一共有4个吧台,吸收了南太平洋热带海岛提基风格,
(提基风格)
用到竹子、热带图案等元素,
茶杯、装饰品也都是老古董。
整个家都是Emma喜欢的风格,唯一让她不满意的地方是电视,
在丈夫的强烈要求下,他们家买了一台现代电视机,Emma觉得它跟家里的装饰风格格格不入,幸好在电视上看老电影还不错,
“除了电视,房子里的一切都是美的!”
跟前两位打造复古之家的房主不同,Emma只是单纯喜欢50年代的风格,
她说一翻开那个年代的杂志,就能看见以前的广告,“圣诞节给你的太太买一台吸尘器吧”,
Emma无法认同当时的一些价值观。
不过Emma说她实在无法忍受现代的建筑和装修风格,一切都是灰的,人们把房子外墙也都涂成灰色,
“我一辈子都需要色彩!”
疫情期间,Emma就在她充满色彩的家里居家隔离,
坐在酒吧里喝一杯,放着休闲的音乐,真的太享受了。
【60年代的家,是他在现实中的避风港】
Nick Grant今年49岁,是一位IT顾问,家住苏格兰邓布兰市,他有个充满60年代风情的家。
Nick没有完美的童年,6岁那年他的妈妈因脑瘤去世,电视节目成了他逃避残酷现实的逃生出口,
每周六晚上,他都会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美国经典的电视节目,
那是80年代,但电视节目中的审美风格更像60年代的美国,带有怀旧色彩,
从那时起,对美国60年代风格的喜爱就在Nick的心中生根发芽了。
(美国60年代家居风格)
最开始让他着迷的是60年代的老爷车和热狗文化,他开的一直是老爷车,
后来这种热爱过度到家居风格上,Nick喜欢色彩,索性用色彩艳丽的60年代风格把房子重新装修一番。
60年代是波普艺术盛行的年代,Nick的家也用到了波普元素,
家里铺了红棕色的木地板,客厅墙壁刷成亮黄色,用蓝色和灰色的沙发玩撞色,
橙色的吊灯也是点睛之笔,让色彩层次更丰富,
墙上的slogan装饰太有从前那味了。
饭厅有一对双开门,上面有两个圆形的窗户,在家庭中不太常见,
这两扇门是Nick淘来的,来自1959年的一艘游轮,所以才有独特的圆形窗户,他非常喜欢这种有历史感和故事感的老物件,
墙壁刷成清新的绿松石色,选择了造型独特的白色餐桌餐椅,
饭厅整体有一种复古与现代相结合的感觉。
为了生活便利,Nick也不排斥现代的先进玩意,
比如他家安装了自动照明,到了一定时间家里的灯会自动启动,
他也喜欢音响,每个房间都安装了音响系统,
这些现代物品都不太显眼,不会打破房子整体的风格,但能大大提升生活质量。
Nick表示他并不想活在60年代,
他坚信事情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虽说最近大家过得都比较难,但困难终究会过去,他不想回到过去。
而且60年代的价值观,Nick也只能认同一部分,
比如他认同“努力工作、平静生活”的观点,
但在男女平等方面,他觉得自己和妻子应该是平等的,无法向60年代的观点妥协。
60年代的家,更像是他在现实世界中为自己找的避风港,而不是虚幻的乌托邦。
【卫生间能蹦迪,她有个70年代的家】
Estelle Bilson是一位设计师,今年42岁,家住曼彻斯特斯特雷特福德市,
因为家庭原因,她在美学方面的启蒙非常早。
Estelle的爸爸是一位古董商和橱柜制造商,三、四岁就跟着爸爸去拍卖会,
耳濡目染之下,她从小就喜欢红木家具。
慢慢长大的过程中,Estelle接触到更多艺术风格,也一点点找到她的最爱——上世纪70年代风格,
那是嬉皮士、波西米亚、迪斯科的年代,Estelle喜欢那个年代的色彩和造型,
她本人就出生于70年代,这种风格也包含了她的怀旧之情。
(70年代家居风格)
她的房子里充满自由奔放的气息,大胆使用了鲜艳大色块,
比如绿色的丝绒沙发和橙色的地毯,
又不失简单明快,
最有意思的是卫生间,金色马赛克和迪斯科灯球体现了70年代的迪斯科热潮,非常炫酷,感觉能一边洗澡一边蹦迪,
绿植增加了一份安静气质,让空间不会显得太过喧嚣。
这些家具摆设都是Estelle一件件淘来的,她非常喜欢网购旧物,
虽然输入关键词后,需要花很久慢慢找,甚至想找一样东西需要花好几年,
但只要耐心,就能淘到好东西,而且物美价廉,
“我绝对不会为只值20英镑的东西,花300英镑冤枉钱的。”
她有一台70年代的宝丽金电视机,是她在脸书上的旧货店找到的,卖家距她家只有3公里,
科技馆有同款电视在展览,电视也能正常使用,
但可惜的是,2012年适用于的电视信号退出历史舞台了,
Estelle把电视送到改造旧物的商店,让对方帮她装上新系统,现在这台老电视能兼容数字电视和Netflix。
不过Estelle遇见心仪已久的好东西,也有忍不住冒险的时候。
她小时家里有一把Marcel Breuer的长椅,80年代爸爸做生意资金短缺时卖掉了,
后来她在网上看到一把同款正在拍卖,起拍价是500英镑,当时她的银行账户里只剩500英镑,
她犹豫许久,但因为太喜欢了,在拍卖结束前三秒点了竞拍,竟然竞拍成功了,
Estelle感觉头晕目眩,喜极而泣马上给爸爸打了个电话。
作为一个现代女性,Estelle明白她不可能按照70年代的样子生活,
她家有现代的舒适床垫,有现代的电视机,还有比老款好用得多的戴森吸尘器,
Estelle也穿70年代的二手衣,但她要照顾孩子,为了防止孩子把酸奶抹到她的衣服上,她也会穿现在的时装。
跟上面两位房主一样,如果有一台时间机器,Estelle也不会回到70年代,因为她不能完全认同70年代的价值观,
比如她不想做那个年代的好太太,成天等丈夫回家。
不过70年代人们的一些心态,Estelle还是很欣赏的,
比如可持续生活的概念就始于70年代,建筑和设计的质量都比现在好很多。
而且比起现在人们的喜新厌旧,Estelle更偏爱长情,
比如她的爷爷奶奶在70年代买了家具,80年代仍然在用,
当时的人都这样,东西会使用很长时间,家里能保持三、四十年不变样;
不像现在,大家都以闪电般的速度翻新,就为了跟上Ins趋势,房子成了一种快时尚。
“我很高兴能把旧家具买回家,让它们不会消失在垃圾处理厂里。”
现实生活太烂,可是过去的活法也未必是完美的,
怀念过去的美好,也要坦然地拥抱现实,
新的一年,希望大家都能在不违背自己初心的前提下,取得自我与现实世界的平衡呀~
ref:
https://www.theguardian.com/lifeandstyle/2021/jan/12/modern-life-is-rubbish-the-people-whose-homes-are-portals-to-the-past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2578501/Inside-1930s-house-Man-spends-10-000-decorating-home.html
https://www.mirror.co.uk/news/weird-news/meet-1950s-fanatic-who-splashed-7515119
https://www.thesun.co.uk/news/12854898/1970s-home-transformation-mum-manchester/